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发现 > 馆报馆刊 > 阅微
第九期——朱生豪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
发布时间:2013-04-23

阅读的可能性

  最近关于ipad的新闻层出不迭,其中有这样的数字,苹果CEO蒂姆·库克参加峰会发表演讲,iPad累计发售总量已达5500万部。

  仅从阅读角度出发,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的风靡,成为继电脑、手机之后新的阅读平台。在豆瓣网上,一项“你常用ipad干什么?”的调查中,“玩游戏”、“看书,看小说”、“上网浏览网页”成为前三项。而以kindle为代表的电纸书,则更注重从现有的阅读习惯出发,尽可能地去模仿纸质阅读的特性,白纸黑字,不反光,续航时间长,便于捧读,浇灌了新的阅读生态。

  这些新的平台和生态,开辟了阅读的多种可能性。

  我们用来阅读的时间永远不够,在大块阅读时间之外,手持阅读设备尤其适合碎片时间。在另外一项调查中,人们最习惯的几个电子阅读场景,分别是飞机、地铁、动车、早晨的马桶上、晚上的书房、任何时候的沙发、茶楼、哄小朋友睡觉或想偷懒走神的时候。这些时间无事可做,没有干扰,用来阅读杂志、报纸、随时打开都可以阅读的短篇或者是网络资讯,都是可以化零为整的专注的阅读。

  如果除了碎片时间的利用,你还愿意摆置摆置,那么,手持阅读设备大有作为,可以分享到不易得的版本,便利地阅读古籍和外文书,可以下载论文,甚至个性定制成为一件不再奢侈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可以搜索,写旁注,纳入个人知识管理体系。

  随着“内容+终端”的模式被人们广泛地接受,随着阅读品的完善,界面越来越友好,手持阅读器的阅读生态会在平衡发展中逐步优化起来。

  当然,手持阅读设备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比如眼睛吃不消,在记忆的深度上不及纸质阅读等等,不过无论未来的阅读生态如何,我想我们都没有理由拒绝好的可能和新的发现。

  目录

  访问

  朱生豪宋清如:“向垂在枝头的花底安身” /本刊编辑部  

  专稿

  文学与翻译 /许钧

  情书纪 /微苏

  朱生豪故居 /郑闯辉

  文笔

  书就在我们手上——《全民阅读参考读本》推荐/张婕

  怀念戏剧社/ 刘亚男

  赏读

  《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者自序/朱生豪

  西风歌/[]雪莱著 朱生豪译

  朱生豪情书(选摘)/朱生豪

  金陵的古迹/石评梅

  我为什么喜欢读书/ [埃及]阿巴斯·阿卡德

  馆闻

  2012’首届中华南社学坛”征文

  寻找经典 发现“被湮没的篇章”征集活动

  荐书

  纪念朱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