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人士
11月,法国龚古尔文学奖授予阿莱克西·热尼(Alexis Jenni)和他的《法式艺术战争》(L'Art français de la guerre)。身为法国东南部重镇里昂的生物教师,这是个文学界并不熟悉的名字。尽管奖金是象征性的10欧元,但无名作者首部出版的小说获得法语文学最高奖项,无疑是令人感到惊奇和兴奋的。
让我们把视线转向190年前,1821年12月17日,古斯塔夫·福楼拜出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地区的鲁昂,二十八岁那年,他给两位密友布耶和杜康全篇朗读他成年后的第一部作品《圣安托万的诱惑》,以每天读八个小时的速度,花了四天的时间,最后问及两位听众的意见时,他们异常尴尬,坦陈不如付之一炬。该书被评论界普遍认为失去了整体性,只是一堆纷乱的时刻和片段。八年后,《包法利夫人》出版,为福楼拜赢得了经久不衰的声誉,写作的过程,他这样形容,“写这本书时我就像手指上系着铅球弹琴”。
福楼拜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07年至1908年间,卡夫卡创作长篇小说片段《乡村婚事》时就非常迷恋福楼拜,他的创作观念和手法都受到了这位伟大的法国文学大师的影响,而最直接受到福楼拜影响的该是短篇小说作家莫泊桑。福楼拜这样告诉他,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
我想,如果要贴切地描述他们的历程,大概是这样的,浓烈的兴趣,不时的怀疑,彻底的认准,偶尔的摇摆,自然而然的坚持……结果也许未必是圆满和收获,却一直在希望的路途上。如果总是想着未能成为的那个人,和未曾踏上的那条小径,不曾为愿望和理想坚持过,连这样的希望也是没有的吧。
最后说回热尼,他的这本小说前前后后花了5年时间,今年3月伽利玛出版社同意出版。由于之前的两部小说都在抽屉里沉睡,热尼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他说:“一年前,我想我没有可能成为业余作家了。”而如今,大概他的学生们都在惊叹这位生物老师怎么这么酷,不声不响拿到了大奖,也许暗自卯着劲,必定也要成为他这样的“业余”人士。
目录
专稿
《罗兰之歌》的故事/木 象
乔治桑的沙龙/洛 南
生命是一条河/徐廷华
文笔
樊泾村头“口字楼”/徐 雁
由《南京人》漫谈开去/张思瑶
赏读
小步舞/[法]莫泊桑
论悲哀/[法]莫泊桑蒙田
读书的艺术/林语堂
荐书
育邦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