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发现 > 资源推荐 > 新刊推荐
像呵护生命一样建设城市(2025/9/3)
发布时间: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坚持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这意味着我国城市发展理念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深化——在持续夯实城市物质基础、完善功能载体的过程中,更加凸显城市内在生命力的培育,更加聚焦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让“人的城市”特质愈发鲜明。这一理念的升华,意味着发展方式与治理模式的深层演进,以更高的标准要求我们以系统思维观全局,超越单一维度;以动态更新促活力,超越静态蓝图;以人的幸福定坐标,既见物又见人,始终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宗旨。
  “有机”的核心,在于摒弃割裂思维。割裂思维将城市各组成部分视作孤立存在,使得各领域隔离开,难以形成相互滋养的良性循环。城市要实现健康运转,离不开系统协同的支撑,这就需要将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等要素充分融合,让各个系统共生共荣:经济系统输送活力,文化系统传承记忆与创造惊喜,生态系统维系呼吸与循环,社会系统则像毛细血管,将公平正义送达每个角落。
  曾几何时,北京亮马河被栅栏分隔,多主体各管一段,河岸空间逼仄。对此,朝阳区以系统思维打破壁垒,各部门协同共治、蓝图共绘,推进拆栏、截污、增绿、架桥、亮灯工程。如今,亮马河水岸贯通,沿线建筑敞窗向河,艺术装置与亲水空间相映成趣,租金人气齐升,已然成为活力十足的“城市会客厅”。
  城市生命体的独特魅力,还体现在其动态生长能力上。它不是僵化的标本,而是持续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的生命。城市更新,正是这种新陈代谢的关键机制。这要求我们告别过去外科手术式的大拆大建,转向更精细、注重肌理修复和功能再生的“微创疗法”。
  南京小西湖的更新实践,正是这种“微创疗法”的鲜活样本:摒弃大拆大建模式,以“小尺度、渐进式”更新为核心,厘清产权、划设单元,筑牢更新基础;配套制度、制定图则,明晰推进路径;引导多元主体自愿参与,凝聚共建合力。最终,项目留住了原住民、重燃了烟火气,引入了新业态,为老城保护更新探出一条新路。
  城市的灵魂与尺度,始终系于人。当城市在发展中持续倾听人的需求、拓宽人的参与空间,便会生长为更具情感、更富温度的生命共同体。
  城市生命体的根本价值,终究要回归到人本温度。我国城市发展理念愈发凸显人的核心地位,这其中,最难的并非硬件改造,而是将宏观层面的人口构成和群体特征,细致还原为一个个具体的、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鲜活个体。城市的灵魂与尺度,始终系于人。当城市在发展中持续倾听人的需求、拓宽人的参与空间,便会生长为更具情感、更富温度的生命共同体。
  要构建符合“有机生命体”特质的现代化城市体系,须着眼于提高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继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
  关键在于,无论是宏观层面的城市群、都市圈,中观层面的核心城市、县城,还是微观层面的社区、街区,都需遵循“有机生命体”的发展规律,追求系统协同、动态更新和人本温度。唯有如此,才能构建起层次分明、功能互补、充满韧性与活力的现代化城市体系,让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城区、每一条街巷都真正“活”起来,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坚实载体。
  城市如生命般自由呼吸、茁壮成长,城市居民能在其中找到归属与尊严,这既需要宏观层面的科学布局,又离不开微观实践的民生温度。城市不是冰冷的建筑堆砌,而是鲜活的有机生命体。唯有怀着敬畏之心,像呵护生命一样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方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6月9日,恒生科技指数(HSTECH)  样本股调整正式生效,比亚迪股份以  8% 的权重纳入恒生科技指数,中国版  “科技七巨头” 成形。科技七巨头  (Magnificent 7)原指苹果、谷歌、亚  马逊、微软、Meta、特斯拉、英伟达  七家,代表美国科技股核心资产。而随  着比亚迪加入,小米、联想、比亚迪、  中芯国际、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已  然形成类比科技七巨头的中国科技  核心资产。中国版 “科技七巨头”  在恒生科技指数中的合计权重接近一半  (48.3%),反映中国核心科技资产 “新  旧交替” 中,AI(人工智能)和 “AI+”  (自动驾驶)正冲上潮头。值得注意的  是,在整个恒生科技指数中,AI 成分  占 90%,涵盖了 AI 产业链上中下游,  而包括比亚迪、蔚来、小米在内的 “AI+  汽车” 则超过 25%。人们一直以来有个  疑问:AI 叫好不叫座,到底会在哪个  垂直领域率先落地并开花结果。现在看  来,形势开始明朗,那就是自动  驾驶。  恒生科技指数由在香港上市的 30 家  最大的科技公司组成,这些企业作为各  领域领军企业,反映了中国科技产业的  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  第一,反映了政策所带来的势。中国  在全球范围首倡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  科技创新与产业体系现代化,为此,鼓  励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恒生  科技指数成分股企业享受到国家科技  发展的政策红利,这是潮流背后来自大  势的动力。第二,反映了科技突破的  势。恒生科技指数在中国科技领域不断  取得突破中成长,反映了中国科技正在  美国脱钩抑制中有力崛起,象征着国家  科技发展的运势。第三,反映了市场投  资之势。随着政策利好与科技突破,全  球资金对港股中的科技股的信心在提  升,美国技术封锁无法令全球投资回到  封闭。第四,反映了行业应用之势。恒  生科技指数成分股许多处于人工智能主  要应用领域,中国版 “科技七巨头” 借  势中国大规模、大范围市场的特征开始  显示,找到了自己的比较优势所在。  当然,也要看到,美国版七巨头与中  国版七巨头,在市值上还有量级上的差  距(如图 1 所示)。排在美国七巨头排  名最后的微软的市值,比中国版七巨头  除腾讯之外六家的总和还多;而市值排  名第一的腾讯,比美国排名最后的微软  还差了许多。需要作出更多努力,才能  缩小这种差距。  第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势,不能减  弱,只能增强。英雄不问出处,要给能者  以充分施展能力的空间,激励他们闯寨投  旗,勇立潮头。第二,应为类似 DeepSeek  的基础性突破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保护,像  培育杭州六小龙那样,让藏着的龙、卧着  的虎有龙腾虎跃的充分空间。第三,应将  科技创新与市场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将  “AI+” 推广到更多的垂直领域,形成世  界级的产业生态。利用行业应用上的优  势,拓宽发展的路。
  (瞭望东方2025年16期 [8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