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架位号[8460] 期刊架位号[8460]](./W020250806449272568021.png)
这个夏天,荔枝再一次掀起了一阵甜蜜热潮。
清晨采摘的岭南荔枝,48小时内跨越万里直达中东、欧洲和北美,不但让海外华人能尝到故乡味道,也让国外消费者品尝到来自中国的明星水果单品。
如何破解延续千年的荔枝保鲜难题?又如何能突破地域限制,远渡重洋赢得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破解荔枝保鲜的千古难题
“味道绝美,但是极其容易腐烂。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上述是不久前热播的电视剧《长安的荔枝》中的台词,一语道出荔枝保鲜的千古难题,让剧中负责采购的官员愁眉不展。历史上,对于距荔枝产地较远的消费者来说,夏天能吃到荔枝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已在英国剑桥生活20年的李嘉今年惊喜地发现,不仅是华人超市,就连遍布英国的连锁超市玛莎也能买到来自中国的新鲜荔枝。
“到了夏季,最惦记家乡荔枝的那一抹甜。以前是偶然能在华人超市买到不怎么新鲜的荔枝解解馋。今年,终于可以让我儿子尝尝家乡新鲜荔枝的美味。”李嘉说。
广州茂名的荔枝种植大户何昌宏对本刊记者说,自家的荔枝之前都是供国内销售,今年收到了大量来自中东和欧洲的订单。从去年起,广东各地政府开始向荔枝种植专业户推广新保鲜技术。
“去年我们在茂名职业技术学院的帮助下,学习了新的保鲜技术,通过物理降温与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三种气体调节机制,让新鲜荔枝采摘后快速预冷,经护色处理后,进行超低温冷冻锁鲜。就是说,让荔枝在运输途中进入‘休眠状态’,使它能够长期保鲜。以前普通冷链保鲜在7天左右,使用这项技术,最短15天之内,荔枝从外观到口感都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何昌宏说。
正是新技术的出现,让广东荔枝的海外市场不断拓展。比如,今年茂名荔枝首次出口到白俄罗斯等国家,广州从化冻眠鲜荔枝首次出口阿联酋,廉江荔枝首次通过空运出口至匈牙利。此外,海南海口火山荔枝今年也首次进入美洲、非洲和欧洲市场。
家在美国加州的消费者阿黛尔对本刊记者表示,她10年前第一次到中国旅游时,尝过之后就爱上了荔枝。“这个来自中国的鲜美水果,我一直念念不忘”,但是保质期太短让她只能买荔枝罐头,没法给亲友安利实物,现在终于可以如愿以偿,让亲朋感受一下来自中国的美味。
全链路护航荔枝“出海”
如果说技术上的创新让荔枝可以“鲜”行一步,那么打通“产地直发—航空专线—海外仓配”供应链全链路则让荔枝可以走得更远。
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荔枝远距离运输涉及多个关键环节:首先是采摘后的快速冷链储存,其次是运输过程中的温控管理,最后是到达目的地后的分拣与派送。“只有这一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才能确保荔枝最终送达时仍保持新鲜度。”赵小敏说。
他介绍,目前国内领先的冷链公司、快递公司都已经可以做到全链路保障荔枝鲜度,已能实现从枝头到舌尖的“温度不断链”。
来自海关的消息也显示,为确保岭南荔枝高效“飞往全球”,荔枝从清关、落地、派送都有专门人员保障。
例如,深圳机场今年开通多条荔枝航空运输专线,通过设置优先收运窗口、专属安检口和快速办理柜台,确保荔枝货物“随到随检”。佛山海关还开设了“绿色通道”,企业在节假日也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向海关申请预约通关。据了解,今年佛山荔枝出口量预计增长约三成。
各地不断优化查验流程、缩短通关时间,护航荔枝“出海”,抢占市场先机。
中荔集团董事长陈耀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首批“桂花香”荔枝已顺利出口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等市场,标志着新一年荔枝出口季的全面启动。2025年公司预计荔枝出口增长20%,并力争突破5000吨,进一步巩固中荔荔枝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推动广东荔枝从“走出去”到“走上去”,让广东荔枝飘香世界。
目前,全球各地的采购商对荔枝非常青睐。英国玛莎超市的采购商对本刊记者表示,得益于新的包装和运输方式,广东荔枝仅需3天就能运输到英国。这位采购商说,他们今年计划大力拓展荔枝进口业务,将中国荔枝带到欧洲更多的地方。
从古法保鲜到智慧农业,从驿马扬尘到新能源冷链,中国的荔枝“出海”之路越走越宽。
编辑:孙晓萌sunxiaomeng@ceweekly.cn
美编:孙珍兰
6月9日,恒生科技指数(HSTECH) 样本股调整正式生效,比亚迪股份以 8% 的权重纳入恒生科技指数,中国版 “科技七巨头” 成形。科技七巨头 (Magnificent 7)原指苹果、谷歌、亚 马逊、微软、Meta、特斯拉、英伟达 七家,代表美国科技股核心资产。而随 着比亚迪加入,小米、联想、比亚迪、 中芯国际、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已 然形成类比科技七巨头的中国科技 核心资产。中国版 “科技七巨头” 在恒生科技指数中的合计权重接近一半 (48.3%),反映中国核心科技资产 “新 旧交替” 中,AI(人工智能)和 “AI+” (自动驾驶)正冲上潮头。值得注意的 是,在整个恒生科技指数中,AI 成分 占 90%,涵盖了 AI 产业链上中下游, 而包括比亚迪、蔚来、小米在内的 “AI+ 汽车” 则超过 25%。人们一直以来有个 疑问:AI 叫好不叫座,到底会在哪个 垂直领域率先落地并开花结果。现在看 来,形势开始明朗,那就是自动 驾驶。 恒生科技指数由在香港上市的 30 家 最大的科技公司组成,这些企业作为各 领域领军企业,反映了中国科技产业的 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 第一,反映了政策所带来的势。中国 在全球范围首倡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 科技创新与产业体系现代化,为此,鼓 励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恒生 科技指数成分股企业享受到国家科技 发展的政策红利,这是潮流背后来自大 势的动力。第二,反映了科技突破的 势。恒生科技指数在中国科技领域不断 取得突破中成长,反映了中国科技正在 美国脱钩抑制中有力崛起,象征着国家 科技发展的运势。第三,反映了市场投 资之势。随着政策利好与科技突破,全 球资金对港股中的科技股的信心在提 升,美国技术封锁无法令全球投资回到 封闭。第四,反映了行业应用之势。恒 生科技指数成分股许多处于人工智能主 要应用领域,中国版 “科技七巨头” 借 势中国大规模、大范围市场的特征开始 显示,找到了自己的比较优势所在。 当然,也要看到,美国版七巨头与中 国版七巨头,在市值上还有量级上的差 距(如图 1 所示)。排在美国七巨头排 名最后的微软的市值,比中国版七巨头 除腾讯之外六家的总和还多;而市值排 名第一的腾讯,比美国排名最后的微软 还差了许多。需要作出更多努力,才能 缩小这种差距。 第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势,不能减 弱,只能增强。英雄不问出处,要给能者 以充分施展能力的空间,激励他们闯寨投 旗,勇立潮头。第二,应为类似 DeepSeek 的基础性突破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保护,像 培育杭州六小龙那样,让藏着的龙、卧着 的虎有龙腾虎跃的充分空间。第三,应将 科技创新与市场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将 “AI+” 推广到更多的垂直领域,形成世 界级的产业生态。利用行业应用上的优 势,拓宽发展的路。
(《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13期 [8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