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伴随生活
李海燕
去年,电影《中国合伙人》上映,被解读为新东方创业故事,很是吸引了一阵眼球。俞敏洪、王强、徐小平,他们仨之间的故事版本很多,细节也格外丰富。其中,王强出过一本书,叫做《书之爱》,后来改为《读书毁了我》,一改之下成了标题党,看起来是捶胸顿足后悔不迭的样子,实际上是“顾盼自雄”的,书和人之间除了爱,更有了互相塑造的味道。这让大众知道,王强是企业家、投资家当中罕见的“书痴”,他爱藏书,迷恋书,痴迷的程度之重之深在“书爱家”中也是“高规格”的。
他在那本书里说到《托尔金的袍子》的作者珍本书书商里克·杰寇斯基,有一句话,大意是说书是河流,连绵不断的意义和力量之水惟有深深流过你向他坦白敞开的生命才算属于了你。这句话和王强论述“友情的野性需要与公司治理所要求的游戏规则”之间的关系的那段话一样,掉书袋,却兼具文采与理性的思辨。
还是企业家读书,书和人之间的关系没那么多的痴心,却也留下深深浅浅的脚印。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出版一本书叫做《阅读的版图》,记录了在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举办的十五场读书会,主讲嘉宾是任志强、马云、张维迎、朱永新等大腕,他们的共识更贴合我们的生活,就是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很重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阅读更紧要,但阅读不可或缺。
在本期的刊物里,我们选用了祖籍湖南凤凰、大画家黄永玉的《书和回忆》一文,黄老名气很大,他曾经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作为开场白: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一见之下,雷从耳出。别人口中的恭维的话,在他这里变成了自谦的言辞。黄老是老顽童,段子党,语不惊人死不休,可他在这篇文章中的话如此平易:如果说我一生有什么收获和心得的话,那么,一、碰到许许多多的好人;二、在颠沛的生活中一直靠书本支持信念。黄老初中没毕业就外出谋生活了,他的表叔沈从文,上到高小毕业,叔侄都是读很多书,用沈先生的话说,“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阅读的价值要通过“读什么、为什么读、如何去读”这三方面的结合来实现,而这实现伴随我们的生活,滋养我们的每一天。
目录
卷首语
阅读伴随生活/李海燕
专稿
《猫啊,猫》序/陈子善
猫冢/宗璞
诠注《猫苑》/林希
书店、图书馆里的猫/江少莉
莱辛的后花园/罗豫
文笔
“童忆”与“乡愁”:张倩仪《另一种童年的告别》读后/徐雁
勿忘初心 皈依幸福——农人的梦想/周水欣
难堪之处俯身拾起同情心/潘启雯
赏读
作家与猫/黎烈文
猫/谢冰莹
阅品
书和回忆/黄永玉
经典
猫说四则/李纲等
荐书
人与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