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美活动 > 活动报道
【105学堂】“非遗学堂”系列课程活动——手工抄纸体验
发布时间:2024-06-22

  6月22日上午,“非遗学堂”系列课程在金陵图书馆105教室开展了一次手工抄纸的非遗体验活动。

  手工抄纸技艺起源于我国古代的造纸术,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在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用树皮、麻类、渔网等原料制作出质量上乘的纸张,推动了造纸业的繁荣。此后,手工抄纸技艺在各地得到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和工艺。根据抄纸工艺和原料的不同,手工抄纸可分为传统手工纸和现代手工纸。传统手工纸主要采用天然纤维原料,如麻、皮、竹等,制作过程中使用纯手工技法;而现代手工纸则可能采用更广泛的原料,如木浆、废纸等,且在大量工序中使用动力机械进行处理。

 

  课程活动开始前,老师为同学们简单地介绍了手工抄纸的历史和发展,随后又向同学们演示如何打纸浆。待进入实操环节,老师为大家分发了抄纸网和纸浆盒。首先,让同学们把面前的宣纸撕成碎片,其次,每位同学逐一上前体验用打浆机打纸浆的过程。操作过程中,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观察水的用量以及打制过程中纸的变化。待每位同学都体验之后,老师开始教大家如何用网框抄纸。可能是抄纸手法有些许难度,同学们在这一环节出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纸张在网上分布不匀。这是因为纸浆过厚,所以可以往纸浆中加些水。通过老师的指导,同学们抄制的纸张都有很大的进步。抄制完成后还需要用吹风机为纸张定型,之后就可以带回去晾晒一天左右,揭下就可以形成一张纸了。

  通过此次课程的学习,孩子们对手工抄纸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制作过程中也展现了高涨的学习热情,虽然在过程中遇到一点困难,但都成功完成了各自的作品。

  (文/编:潘健  审:纪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