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资讯 > 活动资讯
【金陵物语】衛周安:西方人眼中的南京
发布时间:2017-10-31

  端庄的仪态,优雅的举止,纯正的英语,慢条斯理的中文,这就是本次“金陵物语”系列活动收官讲座的主讲嘉宾——衛周安教授留给读者们的初次印象。1028日下午,金陵图书馆视听室,许多读者慕名而来,带着期待,也带着好奇:拥有悠久历史的南京,在西方人的眼中究竟是怎样的?

  简短而亲切的介绍之后,衛周安女士便直入正题,向我们娓娓道来。在过去的4个世纪里(1620世纪早期),西方人眼里的南京可以作为当时全中国的象征。西方人对南京的山川地势、建筑艺术,以及它作为一个兴旺发达的制造业和商业中心的地位都抱有深切的崇敬之情。衛周安教授着重列举了一些著名的外国人对南京的印象,16世纪早期的一位大主教利玛窦这样描绘南京: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土地肥沃......还有一些出访的使者,例如:约翰·戴维斯、马戛尔尼等,他们都盛赞过南京,而且深深地喜爱着这座城市。之后因战争而签订的《南京条约》让南京在西方人的眼中再次闻名,南京也在鸦片战争之后对外开放。到19世纪中叶,南京因为被太平天国占领11年而再次进入国际视野。之后外国人对于定居南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一位国外定居者说道,这个城市是如此的美丽,以至于欧洲人可能会为之发动战争。最后,衛周安教授着重提到了南京大屠杀,在这场可怕的浩劫中,许多西方人因为难民们提供庇护,他们的名字和事迹流芳百世,比如令人崇敬的约翰·拉贝先生、魏特琳女士等。

  

  (上海纽约大学教务长衛周安教授讲座现场)   

  最后衛周安教授总结道,西方人对于南京的印象就像钟摆一样摇来摆去,从早期对南京的艳羡,到对它环境、卫生状况的厌恶,到强烈地希望占有它,再到对南京遭受大屠杀的怜悯与悲痛。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从16世纪末,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早期接触一直到今天,南京从未远离关心它的西方人的视野。

  

(衛周安教授和读者朋友们交流讨论) 

  讲座临近结束时,现场有许多读者与衛周安教授进行了探讨和互动,气氛十分热烈。这场讲座的意义已经不止是停留在纯粹的说与听的阶段了,而是一场关于南京印象的互动。归根结底——因为喜爱,南京出现在西方人的视野中;因为爱,我们在书香中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在浓浓的书香中共读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