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架位号[6396] 期刊架位号[6396]](./W020250713333175333027.png)
在儿科诊室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中,总有家长抱着反复生病的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办。频繁就医不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学业,也让家长陷入焦虑。看似平常的感冒、发热背后,暗藏着儿童免疫系统发育规律与外界环境的复杂纠葛。理解这种动态平衡的奥秘,正是破解孩子反复生病困局的关键。
孩子反复生病的三大诱因
生理因素
儿童免疫系统的特殊性,构成其易感性的生理基础。新生儿虽携带母体抗体,但这种被动免疫在6个月后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系统要到12~15岁才能完全成熟。免疫器官如胸腺的发育滞后、免疫球蛋白IgA分泌不足等特征,使得儿童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仅为成年人的1/3。鼻腔结构的特殊性,更是让孩子的健康状况雪上加霜——婴幼儿鼻道狭窄、鼻毛稀疏,导致空气过滤效率降低40%,病原体更易进入。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与生理特征的交织,会形成双重打击。环境因素对婴幼儿极不“友好”,无论室内还是室外,总是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生病诱因。室内外空气质量不良,雾霾、二手烟、灰尘等物质会刺激孩子的呼吸道,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当温度变化频繁、季节交替、温差较大时,如果不能及时增减衣物,孩子容易受凉出现感冒;居住环境潮湿易滋生霉菌,密闭不通风的空间则会让病毒在空气中大量聚集,增加孩子感染的风险;幼儿园、学校等集体生活环境中人员密集,病菌传播速度快,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到了夏季,空调也成为一大“罪魁”,室内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比较适合人体,但长期设置低温也容易导致婴幼儿生病。
生活习惯
不良生活习惯会持续削弱孩子对疾病的防御屏障。现代儿童的生活习惯,普遍存在“三个缺”和“三个过”现象。“三个缺”是缺少户外运动,心肺功能得不到充足的锻炼,户外光照时长也达不到日均1小时;缺少睡眠时间,特别是深度睡眠时间,作息不规律;缺少粗纤维的摄入,挑食、偏食使孩子无法摄入全面、均衡的营养,影响生长发育和免疫力。“三个过”则是屏幕使用时间过长、精制糖摄入过量、抗生素使用过度。加上很多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不洗手、乱摸乱吃等,容易将病菌带入口腔。这些因素共同导致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而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其微生态失衡会直接影响免疫应答效率。
家长要关注免疫力相关指标
提到生病,就不得不提到免疫力。大家普遍认为,免疫力好,生病就少。那么,如何知道孩子的免疫力是不是好呢?判断孩子免疫状态无需复杂检测,在生活中观察即可见微知著。
生病频率是首要指标:如果孩子经常感冒、发热,频繁出现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相关疾病,或者反复发生肺炎、支气管炎、腹泻等,提示免疫防线存在缺口。
疾病恢复的快慢:留意孩子每次生病后的恢复时间,在正常情况下,孩子在经过适当治疗后,身体应该在一定时间内逐渐恢复,如果孩子生病后恢复缓慢,可能与免疫力低有关。
生长发育缓慢:生长曲线是长期观测标尺,如果孩子的生长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人,往往反映出营养吸收或免疫消耗异常。
除了以上生活中可观察的指标,按时进行疫苗接种也很重要。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除计划免疫外,近年来新增的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二类疫苗,也可大大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定期带孩子体检是监测免疫功能很好的途径。通过体检,家长能初步了解孩子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免疫相关指标的情况及营养状况。需要时,医生可能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建议增加免疫力相关检查,如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等检测。按照医生建议的体检频率和项目进行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免疫力问题。
给反复生病的孩子开张处方
1.吃对食物,提高免疫力。
哪些食物能提高免疫力呢?蛋白质是构成免疫细胞和抗体的重要物质。每日可从三类食物中获取蛋白质:动物类(鸡蛋、肉类),植物类(豆类)和乳品。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增强白细胞的活性,提高免疫力。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柠檬、猕猴桃,以及西红柿、青椒、菠菜等蔬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锌是免疫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元素,牡蛎、瘦肉、坚果的锌含量较高。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缺铁会导致贫血,影响免疫力。动物肝脏、瘦肉、菠菜等食物富含铁元素。
饮食策略强调多样化,每天的膳食中应包括谷薯类、蔬菜和水果、畜禽鱼蛋类、奶类、大豆和坚果类等食物。需要警惕的是,过量摄入寒凉食物会伤害脾胃功能,容易降低预防疾病的能力;高糖饮食会导致营养不良,还可能引发肥胖等问题,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2.睡眠和运动,为健康“加油”。
充足的睡眠是孩子免疫系统的“加油站”。研究发现,深度睡眠期间免疫细胞的增殖速度可提高3倍,生长激素分泌量占到全天的70%。好的睡眠环境要注意把握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暗度。
运动可以提升免疫力,是没有争议的。有氧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建议每天坚持1小时;抗阻训练可促进骨骼发育,每周进行3次;柔韧练习可维持关节灵活性,每次10分钟即可。值得关注的是,户外运动的光照效应可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效率提高8倍,这对激活免疫细胞至关重要。建议孩子每天至少进行2小时的户外活动。
3.家庭卫生,细节决定成长。
洗手是大事。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及触摸宠物后,一定要及时采用七步洗手法,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清洗双手。
通风很有效。居室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
物品消毒要全面彻底。很多家长会定期对孩子的玩具、餐具进行消毒,定期更换和清洗孩子的被褥、床单、枕套,但却经常忽略三个卫生“重灾区”:手机消毒、空调滤网未定期清洁、加湿器使用不当。
分季节防护,要把握重点
春季要重点关注病原体活跃时期的防护,加强通风换气。
夏季是肠道菌群增殖期,建议严格进行食物冷藏。
秋季是流感和轮状病毒肠炎的高发季节,务必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注意手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
冬季要防范鼻腔黏膜干燥,可使用生理盐水雾化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场所。
很多孩子都是在集体中生活,做好以下几点可以降低感染风险。托幼机构或学校应加强晨检和午检,发现生病的孩子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保持教室和活动场所的通风和清洁,定期消毒玩具、餐具等物品。加强健康教育,向孩子和家长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
小贴士
家长该如何区分“正常免疫锻炼”和“频繁生病”
家长理解免疫系统的发育规律至关重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触病原体并产生免疫反应,其实也是免疫系统逐渐成熟的过程,这被称为“正常免疫锻炼”。
但是,如果生病的次数过多,就属于“频繁生病”了,如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指2岁以下孩子每年超过7次,3~5岁每年超过6次,5岁以上每年超过5次;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是指2岁以下孩子发生气管炎、支气管炎每年超过3次,2岁以上每年超过2次,或任意年龄孩子发生肺炎每年超过2次。
通过营养、运动、睡眠的“金三角”生活方式调理,配合精准的医疗干预,我们完全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坚实的免疫屏障,平稳度过免疫系统成熟的关键期。
6月9日,恒生科技指数(HSTECH) 样本股调整正式生效,比亚迪股份以 8% 的权重纳入恒生科技指数,中国版 “科技七巨头” 成形。科技七巨头 (Magnificent 7)原指苹果、谷歌、亚 马逊、微软、Meta、特斯拉、英伟达 七家,代表美国科技股核心资产。而随 着比亚迪加入,小米、联想、比亚迪、 中芯国际、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已 然形成类比科技七巨头的中国科技 核心资产。中国版 “科技七巨头” 在恒生科技指数中的合计权重接近一半 (48.3%),反映中国核心科技资产 “新 旧交替” 中,AI(人工智能)和 “AI+” (自动驾驶)正冲上潮头。值得注意的 是,在整个恒生科技指数中,AI 成分 占 90%,涵盖了 AI 产业链上中下游, 而包括比亚迪、蔚来、小米在内的 “AI+ 汽车” 则超过 25%。人们一直以来有个 疑问:AI 叫好不叫座,到底会在哪个 垂直领域率先落地并开花结果。现在看 来,形势开始明朗,那就是自动 驾驶。 恒生科技指数由在香港上市的 30 家 最大的科技公司组成,这些企业作为各 领域领军企业,反映了中国科技产业的 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 第一,反映了政策所带来的势。中国 在全球范围首倡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 科技创新与产业体系现代化,为此,鼓 励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恒生 科技指数成分股企业享受到国家科技 发展的政策红利,这是潮流背后来自大 势的动力。第二,反映了科技突破的 势。恒生科技指数在中国科技领域不断 取得突破中成长,反映了中国科技正在 美国脱钩抑制中有力崛起,象征着国家 科技发展的运势。第三,反映了市场投 资之势。随着政策利好与科技突破,全 球资金对港股中的科技股的信心在提 升,美国技术封锁无法令全球投资回到 封闭。第四,反映了行业应用之势。恒 生科技指数成分股许多处于人工智能主 要应用领域,中国版 “科技七巨头” 借 势中国大规模、大范围市场的特征开始 显示,找到了自己的比较优势所在。 当然,也要看到,美国版七巨头与中 国版七巨头,在市值上还有量级上的差 距(如图 1 所示)。排在美国七巨头排 名最后的微软的市值,比中国版七巨头 除腾讯之外六家的总和还多;而市值排 名第一的腾讯,比美国排名最后的微软 还差了许多。需要作出更多努力,才能 缩小这种差距。 第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势,不能减 弱,只能增强。英雄不问出处,要给能者 以充分施展能力的空间,激励他们闯寨投 旗,勇立潮头。第二,应为类似 DeepSeek 的基础性突破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保护,像 培育杭州六小龙那样,让藏着的龙、卧着 的虎有龙腾虎跃的充分空间。第三,应将 科技创新与市场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将 “AI+” 推广到更多的垂直领域,形成世 界级的产业生态。利用行业应用上的优 势,拓宽发展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