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架位号[7070] 期刊架位号[7070]](./W020250205454416042995.png)
文/林翠翠
柬埔寨,在中文互联网上一直被形容为经济薄弱、治安堪忧、民生凋敝的地方,但因为它绚烂而悠久的古文明遗迹,人们始终对它心向往之。今年,我们来到柬埔寨,揭开这神秘古国的面纱,直面网络传言之外最真实的柬埔寨。
发展中的金边
我们的飞机直飞柬埔寨首都金边,金边的街景犹如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偶有高楼,小店林立,各种建筑不求美观只求实用。人们骑着摩托车横冲直撞,交通状况糟糕,据说还有抢包的“飞车党”。不过,导游让我们不用担心:“就算你去欧洲旅游,也有可能遇到小偷,我们这里的治安也还好啦。”
金边市内,不管是酒店、百货店还是路边摊,招牌上都写着显眼的汉字,让我们一时之间竟有回到国内的错觉。“因为中柬两国往来很密切,所以这些商家也知道要抓核心客户啦。”导游解释道。确实如此,柬埔寨的国家级战略项目——联通湄公河和西哈努克港的“德崇扶南运河”,就是在中国的支持下建造的,而柬埔寨其他许多基建工程也是由中国团队负责。
我们的导游是柬埔寨华裔,祖籍福建泉州,虽然中文腔调有点奇怪,但表达能力超强。第一站,他带我们来到了金边王宫,顾名思义,这里是柬埔寨国王居住、办公的地方。柬埔寨现任国王是诺罗敦·西哈莫尼,2004年即位,我们不能靠近他的居住区,但王宫的其他片区都对游客开放。
金边王宫属于典型的高棉式建筑(公元400年左右建立的高棉帝国又被称为吴哥王朝,是创造了辉煌文明的柬埔寨古国,目前高棉人约占柬埔寨人口的80%)。建筑的屋顶中央有高高的尖塔,屋脊两端夸张地翘起,殿身涂以黄、白两色,黄色代表佛教,白色代表婆罗门教。阳光照耀之下,白的耀眼,黄的鲜亮,一片金灿灿。
王宫中的玉佛寺是国王家庙,也对外开放,于是我们看到了白银铺就的地板,一整块翡翠造就的高大佛像,佛身镶满钻石,果然皇室财力雄厚,手握稀世珍宝。之后,我们还去了塔山寺,这座寺庙坐落于一座高约100米的小山顶上,是金边的最高点。山脚下的寺庙入口处,有两尊七头那迦神像,扶手上则有不少高棉式雕塑。那迦是梵语,外形和眼镜蛇相似,是柬埔寨文化中的圣兽,当地人称之为“龙”,对其极为崇敬,不少寺庙和建筑门口,都立着那迦的雕塑。
在金边,我们还参观了独立纪念碑以及西哈努克铜像。它们立于同一个公园,独立纪念碑是为纪念1953年11月9日柬埔寨摆脱法国殖民统治获得完全独立而建。西哈努克铜像则是为了纪念柬埔寨国父、前国王西哈努克而建。
西哈努克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上世纪70年代柬埔寨动乱时期,他逃亡海外,是中国接纳了他。后来,他回国帮助柬埔寨结束战争,并让柬埔寨休养生息、恢复发展。他的故事说来话长,在柬埔寨那几日,导游多次提到这位国王,说他原本是学艺术的,所以会唱歌、跳舞,还会拍电影,晚年,国王投身“娱乐行业”,发行了不少唱片和影片。“他生日那天,你打开电视没有其他节目,都是他在唱歌,他八十几岁的时候还能唱一整天。”导游打趣道。
玩笑归玩笑,他也提到了这位国王费心尽力,团结海内外力量,让打了几十年仗的柬埔寨最终在上世纪90年代回归和平。导游常常带着笑意讲西哈努克的故事,看得出,这位国王虽然去世了,却仍活在柬埔寨老百姓的心中。
魅力无限的暹粒
暹粒是大名鼎鼎的吴哥窟所在地,我们坐车从金边去往暹粒,历时6个小时。虽然这两地相隔不算很远,但由于柬埔寨全境没有高速公路(目前在中国帮助下,正在修建第一条高速公路),所以汽车只能在国道上慢悠悠地前进。
最好的节目自然要压轴登场,所以我们把吴哥窟的行程排在最后。第一站先去洞里萨湖,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湖面一望无际,湖中物产丰富,但最特别的还数“湖上村落”。当地水上人家在特有的船屋上捕鱼、种菜、开餐馆、养鳄鱼……“湖村”里的设施应有尽有,包括但不限于医院、学校、杂货店、教堂等,别具特色。
同时,洞里萨湖上还居住着一群“没有身份的人”,这些人是上世纪70年代越南与柬埔寨打仗时逃入柬埔寨的越南人。战争结束之后,越南认为他们“叛国”不接收他们,柬埔寨也不承认这些人的国民身份,但是允许他们住在洞里萨湖。于是,这群“没有身份的人”一代一代在湖上生活、捕鱼,生儿育女,人口也越来越多。
傍晚,我们来到了巴肯山,山顶的巴肯寺据说拥有“世界上最美的日落”。
巴肯寺建于公元9世纪,是一座印度教寺庙,俯瞰吴哥窟所在的丛林,夕阳西下,阳光透过神庙尖顶倾泻而来,给大地染上柔和温暖的色泽。我们站在9世纪异国国王与祭司站过的地方,一种时空交错之感扑面而来。
这种时空交错之感,在第二天我们造访吴哥窟时更加强烈。
吴哥是公元9世纪到15世纪高棉帝国的都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都之一,文明发达,人口众多,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如今,吴哥的历史遗迹多已消散,只剩巨石构筑的神庙始终屹立,但也被苍莽雨林所覆盖,直到19世纪末才重见天日。
导游带着我们在各个神庙间穿行,我们惊叹于古建筑的辉煌与宏大。美丽的浮雕、精致的塑像、结构巧妙的建筑设计……导游在每一格浮雕前都能讲出一长串故事,史诗传说、英雄传奇和民间轶事,都用图画的形式被记录在浮雕之上。无数古树新枝在神庙的角落生长,它们与宏大的建筑融为一体、和谐共生,更添一种奇妙的沧桑之感。
柬埔寨上世纪90年代才从恐怖动乱中恢复和平,作为中等偏下收入的国家,全国几乎没有工业,不少物资需从外国进口,人民的收入不高,物价却不低,但柬埔寨人民依旧在努力过着自己的日子。在金边,夜晚的商业区灯火通明、人潮拥挤,大妈们圈起场地跳广场舞,暹粒的孩子小小年纪已经成为小贩……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并争分夺秒过好眼下的生活。
(编辑 张建 445718228@qq.com)
(《风流一代 青春》2024年12期 [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