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架位号[1129] 期刊架位号[1129]](./W020241019483773710351.png)
“泛家居”系统支持下,通过高颜值、CMF、可持续性和智能交互,提升厨电产品“质价比”的设计思路有望成为关键竞争力。通过用户调查、案例分析和文献综述,试图洞察出“质价比”这一创新概念在未来厨电产品的设计创新中如何能显著增强产品功效,并在设计中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情绪和心理需求。融合智能轻量化、高品质体验、可持续性、兼顾场景适应性和多功能等多重因素的厨电产品设计,以“质价比”驱动设计创新,为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开发提供启发性策略。
信息技术、数字转型和智能制造的逐步推进,以及个性化需求、大规模定制、柔性化生产的不断发展,Z世代消费群体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如何驱动厨电产品创新和提升青年用户对厨电产品的服务体验将成为问题的关键。“质价比”作为衡量产品质量与价格关系的重要指标,正逐渐成为厨电产品设计创新的关键驱动力。“泛家居”环境提供更多触点,设计将从全局角度去思考和引领整个厨电产品行业可持续性创新。与此同时,物联网技术已经快速地达到了成熟阶段,使家居系统内的各种产品能够实现全方位互联,这一现象在越来越多城市家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将会成为未来厨电业市场新的增长点之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厨电市场中,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功能和价格,而是更注重产品所带来的情绪价值。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实验模型和理论框架,厨电产品系统将情绪价值作为创新设计的核心驱动力,从表象向深层次功能有效性验证推进。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同时激发产品设计中的情绪价值,成为厨电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质价比”引领青年消费需求的多维度洞察
“质价比”是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与其价格的比值,数值越高,就意味着该产品的质价比越高。“质价比”通常用来衡量用户体验的好坏,代表产品与用户之间需求的适配度。《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记载,“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厨房都是家庭生活的重心。随着大家生活品质的持续提升,厨房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其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也持续上升。厨房的使用群体不断年轻化以及青年群体对厨房的使用效能、厨电的购置标准产生一定变化,目标群体对厨电的购置观念从原始的“性价比”提升至“质价比”。QuestMobile的研究报告显示,消费者对商品的品质、定价、品牌形象和用户体验的关心程度已经上升到60.5%、60.1%、59.8%和34.2%,与2022年相比有所增长。这意味着,当消费者购物时,他们更倾向于看重产品的整体价值,并愿意为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支付费用。图1展示了中国95后青年用户的消费关注点变化情况。由此洞察,拥有更高“质价比”的厨电产品在市场中的兴起并非偶然。此类产品的设计创新趋势包括:智能轻量化系统、品质体验、资源可持续方面,兼顾场景适配与多功能,以精致感、仪式感、情感化、轻量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厨电开始高密度融入青年人的生活和社交。居家环境作为组成城市生活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满足年轻人对个人空间的实际需求和内在欲望,尤其是在智能化、拟人化、社交能力和缓解压力方面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加。在“互联网+”时代下,用户体验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消费者选择购买商品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厨电产品系统能够从多视角、多感官和多维度的心理响应来满足Z世代人群的各种需求。
第一,智能化与轻量化的设计趋势。由于成长环境的多样性和物质生活的富足,Z世代的人们日常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烹饪方式。对于如何让Z世代消费者逃离厨房重油烟重体力的传统烹饪方式,重回厨房的手段是开发出轻厨房工具,让烹饪更简单、更有趣。图2中展示的案例是LG OCit厨房中心(设计师Jiun Park&Seohee Lee)。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自媒体领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尤其在美食领域,众多美食博主分享或教学他们在厨房中的创作。这款产品使得美食博主能够更轻松地制作烹饪视频,而无需在录制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就产生了一个需要综合设备来填补的空白。COit是专为LG设计的机器人,可以充当厨房生态系统的枢纽。新手可以获得烹饪指南,专业厨师可以立即分享他们的准备工作,这更像是一种自助设备,可以将你的注意力从摄像带回烹饪。该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智能化,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操作体验和丰富的功能选择。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智能交互界面,实现了物品识别、操作指导和社交分享等多种功能。从智能化角度进行厨电产品设计的案例日渐增加。智能化系统设计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当中,人们也对智能化,科技化的设备需求逐步提升。大数据和智能化如何引导智能厨电丰富人们日常起居是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第二,优化品质体验的设计趋势。在消费逐渐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用户使用体验的关注程度将逐渐增加,他们更倾向于为更优质的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通过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用户体验,品牌不仅可以紧跟市场的发展步伐,满足消费者的期望,还能进一步增强品牌的价值。尽管在消费降级的时代背景下,总体消费水平有所下滑,消费者依然渴望能在有限的预算范围内购得高品质的商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品牌都应该盲目追随这一趋势,品牌应依据其市场定位,深度洞察目标消费者的具体需求,并提供与之相匹配的产品与服务。厨电作为一个传统的产业,在我国经历了大致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简”“从简到精”。新式的厨电产品以多功能、多使用模式对接用户不断细分的餐饮需求与多场景使用的适配需求。通过整合家居产品和人性化设计理念,从空气、声音、触感以及温湿度等多个维度对厨电产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创新。
第三,可持续的设计趋势。通过设计来减少能源和材料的消耗,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确保通过设计可以多次循环使用。可持续设计也被称作绿色设计,其核心理念是“3R”,包括Reduce(减少),Reuse(重新利用),Recycle(循环)。“人类没有污染问题,他们有设计问题。如果人类从一开始就更智能地设计产品、工具、家具、住宅、工厂和城市,他们甚至不需要考虑浪费、污染或稀缺性。好的设计会带来丰富、无限的重复使用和乐趣”。可持续强调人、自然以及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统一,使之成为一种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同时又能为后代提供良好服务的系统方案。图3中展示的案例是一家意大利公司生产的名为PANBOO的烹饪用具。PANBOO是极简设计和实用性的结合:汇集了设计师Attila Veress和厨师Davide Oldani的技能,创造了这个实用而优雅的系列。PANBOO炊具系列包括煎锅、砂锅、迷你可可和烤架。由于热量的快速扩散,保证出色的性能,同时缩短烹饪时间。PANBOO产品系列完全由100%天然材料制成,并优先考虑自然和当地烹饪传统以及对环境负责的生产方式,以实现100%的环境友好性。
二、情绪价值的本质与厨电设计的策略
情绪价值(Emotional Value)最早是经济学领域的术语,后来延伸到心理学领域。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能够对用户的需求、行为和情感状况进行深度探讨,特别是当用户在各种情境中使用产品时所经历的心理转变。情绪价值高的产品或者服务可以让消费者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忠诚度。在厨电产品中,对情感价值的需求持续上升,这意味着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对精神层面的关注度也在逐渐增强。设计的核心已经从物理功能转向了精神功能,这构成了厨电产品从诞生到发展再到迭代的内在逻辑[1]。因此,厨电产品设计的创新趋势对于社会价值的构建和用户需求的拓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家用电器设计的革新不只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更为关键的是它对人文关怀的伦理观念进行了深入的重塑。从用户体验角度来看,家电产品用以人为中心来满足人的个性化要求。智能家电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功能性需求,还要在情感和心理两个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心。随着用户体验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家电产品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过程中所蕴含的情感价值,并由此引发了新的设计思维方式。基于上述观点,我们将对厨电产品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以下几点预测。
第一,满足消费者对厨电产品的心理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体验。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出发,并参考K ANO分析法,得出仅仅依赖厨电产品的实用性(无差别需求)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购买欲,真正能够赢得市场份额的是心理、精神和文化方面的需求(用户期待需求、魅力需求),才是赢得市场的关键。例如,消费者对于厨电产品的实用性需求主要包括了产品的功能、性能、安全性、可靠性、耐用性等方面。而消费者对于厨电产品的期待需求则大致包含了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方面,主要包括了产品的外观设计、品牌形象、个性化设计、定制服务、创新设计和科技含量等等,以满足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将设计美学与创新科技相结合,延续家居一体化理念,打造集“空间美与环境美”的多功能、模块化厨房系统。根据新浪家居的调研数据,我国8平方米以下的厨房所占的比例高达44.9%,其中5平方米及以下的面积占了16.2%,而6~8平方米的面积则占了28.7%。中国家庭的厨房使用面积普遍偏小,此现象推动家电产品设计朝着纤薄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超薄家电的外观更加时尚并且吸引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佳的视觉体验;另一方面,超薄家电的机身设计能够“隐身”在橱柜和家具中,这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家居一体化设计的需求,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存储空间,满足了他们的存储需求。自20世纪以来,我国近代的厨电产品设备相对简单,且安全性并不理想;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众多城市的居民不再依赖使用煤球炉,而是选择使用煤气罐和煤气灶,这种转变在安全性、使用便携性、环境友好性和清洁度方面都带来了显著的进步;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厨房中所需要的电器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段,由于燃气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厨电的产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000年,如微波炉、电饭煲和电磁炉这样的小型厨房电器开始迅速崭露头角,极大地加速了厨房电器的普及进程;步入21世纪,生活方式的不断更新使得厨电产品种类变得越来越丰富,其中消毒柜、洗碗机以及蒸烤一体机等产品逐步受到厨房的青睐。同时,集成灶、变频灶具及燃气热水器等新型厨卫设备开始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并逐步被消费者接受。
整体设计理念的涌现,具有统一设计特色的套系化厨电也随之产生。与此同时,以智能冰箱和智能洗衣机为主打的小家电也受到了市场的追捧,这些都使得厨电产品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目前国内主流油烟机品牌已经开始注重对自身功能与造型方面的创新,并在不断推出新品中实现差异化竞争。另外,像集成灶和集成洗碗机这样的代表性集成式厨房电器,正逐步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些厨电产品的外观设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此外,采用了嵌入式和超薄的机身设计,并融入了更加丰富和多元的设计元素,以满足现代年轻消费者对家居装修的个性化需求。多功能模块化的设计技巧在家居中的运用,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再利用率,满足用户需求。
第三,AI融入产品设计实现拟人化陪伴,达成实体与虚拟的家居生态。万物互联为泛家居系统的进步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同时也为厨电产品的设计和创新迭代提供了独特的路径,未来的用户将有机会接触到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可持续陪伴式厨电产品。拟人化交互设计通过模仿人类的行为和情感,有效地缩短了用户与设备之间的距离,创造了更加自然和人性化的使用体验,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陪伴,推动了科技产品向更加智能和充满情感温度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人机交互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由传统的“以物为本”逐渐转向以人的行为为中心。这样的设计方向预计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越来越核心的作用,为我们带来一个更加丰富和舒适的智能家居环境体验。图4中展示的案例是小米公司推出的一系列全屋智能家居。其最有代表性的“小爱”,将拟人化交互产品设计理念的内涵以及对用户进行人文关怀贯彻落实。这一在人文关怀层面的思维转变意味着,在未来,家用电器将不再仅仅是毫无温度的工具,而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伴侣和心理的守护者。“‘人+ 机器’的组合将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主流方向,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这种组合,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用户的使用空间及金钱消耗,其无意识设计的影响也将推动用户购买。因此,厨电产品在AI交互层面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以AI共生陪伴的方式,将推动厨电产品的创新升级迭代。
结语
“质价比”作为衡量厨电产品质量与价格关系的重要指标,对于激发厨电产品设计创新和提升情绪服务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完善智能系统、品质体验、资源可持续方面,可以提高Z世代青年人群对厨电产品的消费需求,激发消费者的积极情绪价值,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厨房生活的追求。在未来的厨电产品设计创新中,应满足消费者对厨电产品的心理需求,将产品美学与创新科技相结合,继续发展AI融合型设计,实现厨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家用电器》2024年20期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