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姿势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这是旷世才女林徽因最出名的诗句,歌唱着生命的爱、暖和希望。四月天当是盛春了,新芽绿得更深,衬着姹紫嫣红,浓妆淡抹,正是踏青的好辰光,如此明媚律动,似乎和肃穆森严的读书场景有些不搭腔调。
读书理应是正襟危坐,最好是戴上一副深度近视的眼镜,背后是顶天立地的书架,这是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印象?小孩子起初开始捧读,父母师长都会严格地要求笔挺坐姿,以达有益身心健康,端正学习态度的目的。古人读经,为示尊重知识,书册弥足珍贵,常沐浴焚香,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开卷获益。
可古人也不光光是读经书,欧阳修的文章中就说过钱惟演的读书事,钱思公一生喜读书,坐着的时候读经书,躺着的时候读各种杂记,如厕的时候读各种诗歌和小令,另有宋公垂,爱好更特殊,在如厕的时候高声诵读,远远就能听到他的读书声。欧阳修自己的作品,则多构思于“三上”:马背、枕头、厕座。
可见,读书既合正襟危坐,也可各取所需,姿态各异。
还有许多堪称浪漫迷人的读书姿势,玛丽莲·梦露身着性感戏服,在休息时间手不释卷,捧读《尤利西斯》;欧洲中世纪的一位父亲背后垫着长袍,躺在丝绸上,他美丽的女儿为他朗读着故事;十七世纪的印度诗人跪在夹竹桃花丛间,捻着胡子朗读诗句;侍弄花草的女主人放下水壶,躺在草地上,一手扶着白皙脸颊,一手扶着书卷;闺中的女儿着了淡青色细格子旗袍,倚着美人靠,在枝叶缠绕的紫藤树下读画报;小男孩躲在森林,坐在苍绿的树干上静静念书……
阅读的姿势不拘一格,大概只要是符合人体工学的姿势,任何自然舒适的模样,任何宁静或嘈杂的背景,都可以阅读,假如你愿意的话。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这个春天,也许真可以带上一本书,沐浴春风里,醺醺然。
目录
专稿
莎士比亚的世界/木 象
文笔
记忆的城/许金晶
埃科的玫瑰/思 郁
八零后三十而立/乡村土狼
行旅
在路上碰到的“猛人”/周水欣
赏读
初至玄武湖有作/柳亚子
车站上/天 衣
又是一年春草绿/梁遇春
资讯
“2011华夏阅读论坛”苏州研讨会圆满举行
南京'18法律咨询广场,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荐书
关于书的书
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