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因其典雅的唱词,精致的程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2012年5月18日,为纪念我国昆曲艺术申遗成功11周年,金陵图书馆倾情推出阅读刊物《阅读》「金陵兰韵」昆曲申遗成功11周年纪念特辑,使昆曲艺术以一种文献的方式推广延伸。
2001年5月18日,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有着“百戏之祖”、“中国戏曲活化石”之称的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票列入首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从此,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度濒危的昆曲艺术,迎来命运的转变,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阅微》是金陵图书馆自2010年10月创办的文化主题双月刊,是一种立足南京、依托馆藏,优选精编、见微知著、公益性质的平民阅读刊物,注重倡导平民阅读和书香社会。本期的「金陵兰韵」特刊受到江苏省昆剧院的大力支持,收录了多位昆曲研究学者、表演艺术家、剧作家的优秀文论,以飨读者。作家、剧作家宋词先生从社会变化发展的角度客观评述了昆剧发展的几度兴衰;国家一级编剧张弘先生围绕红楼的“情”和“趣”讲述了昆曲《红楼梦》折子戏的创作过程;还有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孔爱萍女士在演出精华版《牡丹亭》获得梅花奖之后的真情流露以及一位戏迷与昆曲相随的成长日记。
昆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图书馆则是储藏艺术珍宝的宝箱,不仅如此,在藏以致用的文献宣传和流动中,更是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因此,特刊以丰富的馆藏文献为依托,沿袭历史发展的脉络,精选了自明清以至现当代的知名学者关于昆剧的散文文论,提供了24种书籍影音等形式多样的昆曲专题馆藏资源推荐,以及金陵图书馆为现代著名音乐家、戏曲理论家武俊达先生特设的“武俊达专藏”的专题介绍,为读者们逐渐呈现出一套综合了文学、历史、舞台、音乐、书法、绘画等诸多内容完整的昆曲文献体系,可谓一场受益身心的精神盛宴。
金陵图书馆作为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江苏省昆剧院作为国内较强的昆剧演出实体,将共同致力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奏响一曲令人回味无穷的金陵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