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备受重视,文化底蕴深厚。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中国人将情思与牵挂写进千古流传的诗中,伴着静谧的月光流淌在华夏儿女的血液里,珍藏至今。本期阅荐·悦见特意挑选与中秋节有关的图书与读者共赏,书在枕畔,月悬空中,愿国兴家和,月圆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