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非遗学堂”系列课程在金陵图书馆105教室开展了一次学写隶书的体验活动。
隶书是书法字体的一种,最早可追溯到秦。隶书字形宽扁,横长而竖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的笔法。这种字体通常被认为是由篆书演变而来,在东汉时期达到了顶峰,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书法界,隶书和唐楷并称为“汉隶唐楷”,显示出其在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次课程主要用到的工具有毛笔、毛边纸、作品纸、墨碟、墨、一次性围裙等。课程伊始,老师先给同学们讲解了书法字体的演变,之后又重点讲解了篆书的发展历程,并详细教学示范了“蚕头燕尾”笔画的运笔。之后便进入实操环节,本次课程的临摹字体,是从《乙瑛碑》中选取而出的,但鉴于小朋友们之前都没有接触过隶书,练完几次字体之后,就抓紧时间练习正式作品的内容。同学们写得聚精会神,老师一边巡视一边从旁指导,最后同学们都顺利完成了作品之并题写落款并钤印。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课程中,老师感受到了小朋友们在书写时所展现的对书法的好奇和探索精神,即使有的家长不在身边,也能努力跟上老师的节奏,值得鼓励。
(文/编:潘健 审:纪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