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由金陵图书馆和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南京校友会联合主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读书分享活动在金陵图书馆多功能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特邀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江苏省谱牒与家族文化研究会会长赵建中教授,通过线下分享和线上同步直播的方式,带领广大读者一起共同深入了解家谱文化及其背后承载的深刻意义。


家谱是一种记录性文献,是中国人民尊重祖先、记录家族血脉传承的一种历史传统,也是中国古代史学三大支柱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家谱也是影响人数最多、影响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的书籍之一。赵建中教授的分享,将“家谱在中国文化当中的地位”作为切入点,从“家谱承载的历史价值与意义”“家谱与家族文化在社会现实中的主要作用与意义”等方面徐徐深入。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赵建中教授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风的系列讲话展开,他表示,对个人而言,家谱代表的是个人在家族当中的身份证明和归属感,也成为家族文化传承、历史传承乃至协调家族矛盾的场所和工具;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家谱所代表的家族和家族文化,是爱国主义的源泉和基础,是中国人民特有的家国情怀的寄托,也是“溯源寻根”“修齐治平”思想的发端。家与国的关系是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家庭、家族是家国情怀的源泉和基础,从爱家到爱国,两者一脉相承,从促进家庭和睦,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也应该是一以贯之。
分享结束后,赵教授与线上线下的读者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围绕“如何立好家训,传好家风”“家谱如何更好发挥更大的社会意义”“如何寻根修好家谱”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文/编:潘健 审:纪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