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发现 > 资源推荐 > 新刊推荐
扫兴的童年,难有尽兴的人生(2023/11/29)
发布时间:

期刊架位号[7117]

    

   文:梁小桥  

    我的父母为什么如此扫兴?这个问题一经提出,便在几乎所有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而它最初的引爆点,还要从今年暑假的一桌午饭说起。   

  江西一名14岁女生,独自做了四菜一汤,还给妈妈特地准备了蛋炒饭。妈妈却指责她:“我是要表扬你吗?你中午做这么多菜,我们两个人怎么吃得完啊?”一时间,这条视频引发了风暴般的热议。   

  不少网友指责这位妈妈“不配当妈”,更多网友则分享自己被父母扫兴的“同款”经历。有人甚至总结出扫兴父母的“神奇”之处:跟他们分享快乐,快乐就会消失;向他们倾诉烦恼,烦恼就会加倍。   

  有的父母为什么只能扫兴  

  相信每个父母都不愿意成为儿女嘴里扫兴的人,但是出于自身或原生家庭等原因,导致他们“只会”扫兴,“只能”扫兴。  

  有人在网上分享了自己在高铁上的一次见闻:  

  一家三口,10岁左右的儿子从餐车回到座位上,兴冲冲地跟爸妈说:“我买了三份不同口味的饭,你们可以选着吃。”  

  他本以为父母会夸奖自己能干,谁知道妈妈气急败坏地吼道:“谁让你买这么多的?让你去买饭你一下就买三份?”  

  儿子蒙了,答:“一人一份啊。”  

  这时候,爸爸也开口了:“我不饿,买这么多干吗。”  

  妈妈几乎吼了出来:“给你100块钱你就要全花光是吧?我不饿!我现在要去退掉!”  

  最后,妈妈成功退掉了两份饭,安心坐回座位。饭送来了,她才压低音量对儿子说:“你的这份饭,啊,快吃吧。”  

  儿子再也不说话了,一边流眼泪一边吃饭。  

  显然,让儿子吃这份饭,妈妈是乐意的。她生气的原因,是儿子“多”买的两份饭,这违背了“当父母的宁愿自己不吃也要让儿子吃”的心愿。  

  绝大多数父母都爱孩子,希望孩子有快乐尽兴的人生,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不由自主地在示范不快乐又扫兴的人生。  

  心理学上有一句话:当一个孩子出生后,就相当于录音机按下了“录音键”周遭环境的每一个信息,特别是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通过孩子的眼睛、耳朵进入他的潜意识。等到孩子长大为人父母,他们就会把潜意识里的东西复制粘贴到自己的新家庭中,用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孩子。  

  因此,很多被父母“扫兴”过的孩子,困在上一辈的情绪里,长大后很大概率会变成扫孩子兴的父母。  

  没享受过幸福的孩子,长大后也不知道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幸福。他们没有体会过快乐,也没有人在意他们是否快乐。久而久之,他们便失去了快乐的能力。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形容就是:自己一直在淋雨,所以不知道如何为孩子打伞。   

    综艺节目《少年说》里,面对孩子的倾诉,妈妈依然为自己的打压教育辩解   

  还有一些父母,坚信“响鼓还需重槌敲”他们生怕把孩子培育成为温室花朵,一旦离开家,便经不住外面的风吹雨打,没有一点儿抗挫折能力。因此,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在家里先时时敲打着,这样,孩子就有能力去承受外面世界更多的重槌。现在的“扫兴”,实际是一种抗挫折教育,是处心积虑地为孩子“计深远”  

  此外,有的父母因为生活压力大,在社交、职场等方面积累了消极情绪,且没有能力去化解。而情绪常常会向下传递,最常见的就是迁怒于孩子。父母自己不开心,所以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也不能心平气和。消极情绪像一桶冷水,如果父母没有能力扔掉始终拎在手里,那么不论孩子跟他们交流什么,父母都是回应“一桶冷水”  

  不扫兴的父母真香  

  拥有不扫兴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体验?  

  有一个女孩在视频里分享了自己的父母:“他们总对我说去做自己想做的。他们是我最好的朋友,有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我想要第一个分享的就是爸妈,和他们在一起只有快乐、快乐和快乐。”  

  这个女孩的父母能理解她的奇奇怪怪,又能在其中感受到她的可可爱爱。女儿喜欢滑板,爸爸也踉踉跄跄地去尝试。女儿突发奇想要去看日出,全家就来个说走就走的旅程,凌晨去爬南岳衡山。女儿要在“小红书”开账户发视频,爸妈都下载了这个从未听过的App。爸爸是她的头号“粉丝”,在女儿的每条视频下点赞。  

  不扫兴的父母,自有一套思维逻辑,即不用成年人或者父母“应有”的模式去评判孩子“对或错”“该与不该”  

  孩子的许多喜好,在大多数成年人看来都挺无聊、没意义的。但那有什么关系呢?  

  比如,孩子夜里突发奇想要搭积木,摇醒妈妈跟自己一起玩。有的妈妈会觉得半夜不睡觉折腾啥,把孩子训一顿按倒睡觉。有的妈妈则揉着惺忪睡眼陪孩子玩一阵,累了再开开心心地继续休息。  

  能跟着孩子一起完成他喜欢的事,有能力去努力帮他实现愿望,这本身就是价值。何况,还能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发现孩子的种种特点,实在是难得的机会。  

  他们既不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比较,也不拿年轻时的自己去和孩子比较。在他们眼里,孩子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的“奇奇怪怪”就是证明,他的“可可爱爱”,值得高兴。  

  不做扫兴父母,努力和孩子共情  

  对于“只会”“只能”扫兴的父母来说,能做些什么才可以改变现状,让孩子拥有一个不扫兴的童年呢?答案只有一个——共情。  

  有人把共情比喻成穿上别人的鞋子走一公里,它意味着我们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用“如果我是你”来换位思考,去体验他的经历、了解他的感受。  

  有了共情的愿望,如何实现?  

  首先,要尝试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会传染的,快乐是,痛苦也是。父母也是正常人,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如果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刚好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或者正在气头上,暂时不能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可以等自己的情绪高峰过去后,再与孩子沟通。或者告诉孩子:“妈妈(爸爸)遇到了一些事,现在心情很不好,我们能过一会儿再聊吗?”当我们暂时不能解决的时候,逃避也不失为一个方法。  

  其次,要理解孩子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被倾听、被理解的需求,不少父母通常以自我为中心,用“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的心态对孩子的行为指指点点,把评判说教当作沟通交流。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关闭心门,再也不向父母敞开,成为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  

  举个例子。孩子考试失利了,父母也难过。面对哭泣的孩子,如果父母只是冷冰冰地安慰:“下次好好考吧,别哭了”,或者习惯性打“鸡血”:“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都是父母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孩子行为做出指导,是失败的安慰方式。  

  要知道,此时孩子需要的不是你告诉他怎么做,而是你能理解他,让他有力量走下去。所以,最恰当的方法是告诉他,如果我经历了你这样的事,我也会哭,毕竟考试失败太让人难受了。  

  最后,父母要学着偶尔把自己当成孩子。  

  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父母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是孩子那个年纪。问下自己,如果你是他,此时会怎么想、怎么做。通过这种方式,父母也能重新经历一次成长的过程,观照内心的那个小孩,也是一种自我疗愈。  

  都说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但很多时候,父母不是不爱孩子,而是不懂孩子。因为不懂,所以很难共情;因为缺乏共情,让孩子在父母的爱中受到了伤害。  

  学会共情,是父母一生中重要的必修课。学会它,父母才能给孩子的成长助兴,而不是扫兴。  

  责任编辑:黄小宇 sosohjj@126.com  

  (《家庭2023年20期 期刊架位号 [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