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简宏妮 编辑高雪梅
如今九寨沟“盛装回归”,其背后是生态修复团队7年来的持续努力。
10月1日国庆节,九寨沟景区内游人如织,诺日朗瀑布水声潺潺,火花海波平如镜,彩林倒映在湛蓝的湖水中,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地质背景复杂,地貌丰富多样,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之一。1992年,九寨沟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4年,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
但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8月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重创九寨沟——27处世界自然遗产地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景区内新增地质灾害点89处,植被损毁面积达13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区域55平方公里。昔日人间仙境,一时间满目疮痍。
如今九寨沟“盛装回归”,其背后是生态修复团队7年来的持续努力。“缝合”地震撕开的“伤口”,修复大片自然植被,让海子再度清澈……九寨沟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绿水长流
九寨沟有大小湖泊114个,这些湖泊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海子”。火花海是其中的一个著名景点,每当晨雾初散、晨曦初照时,湖面因为阳光折射,似有朵朵火花在燃烧。
在地震中,火花海遭遇灭顶之灾。九寨沟景区的专职摄影师桑吉,地震发生后冒着生命危险拍下了第一批受灾画面,呈交给抗震救灾主管部门。他回忆说:“那天晚上月光好得很,我走到火花海,火花海却变成了一个深沟。”
震后第四天,成都理工大学教授裴向军和团队来到九寨沟景区进行现场勘察。他说:“看到景区受灾后触目惊心的模样,我感到十分震惊和惋惜。”
火花海在震后形成长40米的决口,上游叠瀑坝体裂缝、坍塌等次生灾害发育,湖群溃决风险增大;湖底钙华也出现坍塌、风化、沙化和黑化现象。钙华是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的碳酸钙化学沉淀物。
经过1年多的治理方案比选后,2019年4月,成都理工大学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由裴向军团队牵头,开始了火花海的修复之路。
溃坝,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是搭建钢筋结构和浇灌混凝土。但面对这些如“翡翠”般珍贵、易碎的海子,传统修复方式肯定不行。裴向军和团队想到了一种“古法”建筑手段。古代没有水泥,建筑师们把糯米浆和生石灰调配出灰浆,用作胶凝材料,北京故宫、明长城、承德避暑山庄等明清工程均采用糯米灰浆来黏合砖石,数百年来仍保持良好。
但坝体长期在水下,糯米灰浆如何保持黏度?团队在“古方”中增加了改性剂,经反复冻融实验,成功堵上了40米决口。同时,通过黏度时变材料防渗和竹锚加筋护坡等方法,修复了震损坝体和植被生态。
为“缝合”大地的伤口,裴向军团队坚持“修旧如旧”:还原溃坝前地下水渗流、地表水溢流、生态水供给、大气降水调控;维持微生物、钙华生态平衡……修复结束后的第二年,人们看到,水獭回到了火花海。第三年,坝体“长”出了钙华葡萄,和自然形成的钙华体非常接近,同样含有微生物和藻类。
和火花海一样,震后的诺日朗瀑布同样令人心痛。诺日朗瀑布海拔2365米、瀑宽270米、高24.5米,是中国大型钙华瀑布之一,也是中国最宽的瀑布。
据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九寨沟震损评价及监测专家赵学钦介绍,地震后,诺日朗瀑布岩层出现裂缝,水从裂缝漏走,导致瀑布只剩一股急流。裂缝长19.4米,平均宽度15厘米,最宽处80厘米,对整个坝体稳定都构成了威胁。对此,西南科技大学同九寨沟管理局进行科研合作,遵照同质同相、自然增强的科学方法,用震损的钙华对裂缝成功进行了“缝合”。
“在世界自然遗产地进行灾后保护和恢复,全世界没有先例。”九寨沟管理局科研处高级工程师朱忠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青山常在
如何让植被再生、山体复绿,也是九寨沟灾后修复过程中的一道难题。
火花海启动修复的同时,九寨沟管理局联合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展开九寨沟地震灾后裸岩边坡苔藓人工覆绿实验项目。
“林地受损后,我们可以采取传统的林草植被恢复方法,比如种子撒播、苗木移植等,但是海拔较高的裸岩没有土壤,气温低,怎么复绿成为一道难题。”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林研所所长鄢武先介绍,为了让九寨沟生态复绿,修复团队曾在高陡边坡、砾石堆撒过林草树种,但这些传统的恢复办法均难以奏效。
“传统办法没有用,我们就想能不能用苔藓作为先锋植物。”鄢武先介绍,苔藓结构简单,外形小巧,生命力极强,能生长于恶劣环境中,被誉为“大自然的拓荒者”,九寨沟本是苔藓生长的天堂,生长有160多种苔藓物种。
从众多苔藓中,找到适合高寒脆弱生态系统生长的藓种,只是修复过程中的第一步。修复需要大量的苔藓,从哪里来?
团队花了2年左右时间,建立野外规模化繁育基地,突破技术瓶颈,提高繁育效率,为苔藓植被恢复工程提供充足的材料保障。
苔藓有了,但裸露的岩石没有土壤,没有生长的基质,怎么让这些苔藓“长”在岩石上?
“我们试过糯米浆等材料,能‘粘’上去,但不是最优方法。”鄢武先介绍,在试过几十种材料后,团队以魔芋为原料,形成一种专用“粘合剂”,这种“粘合剂”不仅能让苔藓紧紧覆盖在碎石裸岩上,还能为苔藓提供营养,吸水保水,让苔藓有了生长的“土壤”,促进苔藓的快速建植。
与此同时,裴向军团队也在解决植被修复的难题。“无论是堆积在河流里还是山体间的山石,它们上面都很难生长出植物。我们通过开发有机材料,将地震中垮塌的山石与土壤拌合,形成能够支持植物生长的植生层。”裴向军解释说,这个植生层非常关键,它能够固定住碎石,有助于解决水土流失。
“采用这种方法修复的区域,目前已长出新的植被,恢复率超过80%。”裴向军补充道,这证明了大自然的力量不可小觑,九寨沟受损区域的大部分恢复工作,仍要依赖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2023年6月9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发布了九寨沟世界遗产地震后动态变化遥感监测成果。
监测成果显示,九寨沟2017年(震前)植被覆盖区占全区总面积的82.11%。地震发生后,植被覆盖区占比降为79.91%。随着震后恢复重建的开展,2020年和2022年植被覆盖区占比分别升至81.07%和80.91%。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付碧宏表示,这反映出植被正逐渐恢复,整体呈上升趋势,植被覆盖度已接近震前水平。“生态修复既包含人工修复,也包含自然修复。地震后,海拔较低的区域可以通过人工治理把草种上,但高海拔地区的植被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借助自然修复的力量。”
美丽依旧
近日,一段拍摄于九寨沟景区的“水獭抓鱼”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一只水獭潜水捕鱼,动作丝滑,抓到鱼后,浮出水面边转圈边吃鱼,仿佛在向游客炫耀。
九寨沟景区工作人员回应,景区内的水獭并非人工圈养,而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不一定每天都能看见,要看它出不出来活动”。水獭只生活在水质清澈的环境中,“这说明九寨沟的生态环境非常好”。
如果将普通的地灾修复比作在废墟中重建,那么针对九寨沟的修复就犹如在珍宝上雕刻。由于震中位于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修复过程既要保证原有的植被和景观不被破坏,又要确保高质量完工。
“作为九寨沟恢复重建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看到因地震受损的景观景点又恢复到了震前的美丽状态,真是很有成就感。”九寨沟管理局科研处高级工程师肖维阳说。
为了做好这道世界自然遗产在保护中修复的创新题,九寨沟景区结合国内国际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的相关要求,发布了首个世界自然遗产震后保护恢复的技术导则,用导则对恢复重建进行规范。通过采用肥料缓释、大苗植入等新技术,景区已累计补植补造树木27万株,修复、恢复生态环境2585亩,受损山体、植被得到了快速修复。新建长海、树正等5个自然保护区保护站,常态化开展动物、植物、水质、空气等监测,景观地表水质、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在国家一类和一级标准。
2021年,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九寨沟火花海作为世界遗产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成功案例,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肯定和支持。九寨沟走出了一种针对世界自然遗产抢救修复和保护恢复的新模式。
九寨沟的美,数据是更直接的呈现——2024年国庆假期,九寨沟景区共接待游客24万人次。2024年上半年,九寨沟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已接近2016年全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的数量。
(《瞭望东方周刊》2024年24期 [8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