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发现 > 资源推荐 > 新刊推荐
炊烟散尽幸福来(2022/11/29)
发布时间:
  

期刊架位号[7105]

  ◎邓荣河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我对邓丽君的这首《又见炊烟》情有独钟,每每听到这首歌,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母亲做饭时的情景

  20世纪70年代初,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在我的印象中,炊烟是一个结,一个凝结在心头的结袅袅的炊烟,曾经是乡村的一道美丽风景可以说,炊烟是乡村柔性十足的根,结结实实地捆扎着游子的心“炊烟”能成为乡愁最具典型意义的代名词,尽在情理之中另外,炊烟还有更实际的现实意义:有了炊烟,最简单的温饱就有了保障那时的冬季,一般农户人家都采用烧土炕的方式取暖儿时母亲做饭时的场景,犹如一幅刀刻的木版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母亲一边拉着老式的风箱,一边往土灶里添柴燃烧的柴草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呼呼的火苗蹿出灶口,同时一股股烟气开始在小屋里弥漫,我和弟弟在一边呛得直流眼泪每每此时,母亲总会嗔怪地说:“别在那儿傻站着了,还不到外面去透透气”我们出去了,可母亲仍在烟熏火燎的屋子里做饭

  至于取暖,则完全依靠着那个烧柴草的大土炕吃过晚饭,弄些干柴,在与土炕相连的土灶里点燃了,烟火气在土炕里循环一周后从烟囱冒出,土炕便一阵比一阵温热后来,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冬季改用烧煤炉子取暖条件好的,还用上了土暖气不过,有一点儿没有改变,那就是做饭的土灶,大都还保留着蒸馒头、烙大饼,大都在土灶台的大铁锅里进行

  去年暑假的一天,我刚进老家的大门,就见到年迈的父亲正在用独轮车往院子外边推碎砖头我问父亲在干什么,平时院子里干干净净的,怎么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碎砖头父亲一边擦汗一边说:“这不,我把咱家的土灶台拆了”“为啥要拆土灶台?”我满脸的诧异,我知道那可是母亲每日做饭时不可或缺的“工作台”“镇上要给咱们这儿的农户家无偿安装天然气,为了安全起见,根据安装要求,灶台需要拆除咱们这些乡下的百姓,将彻底告别烧柴草烧煤炭的日子,过上城里人的洁净生活”言语间,父亲满是欣喜

  安装工人加班加点地干,不到一个月,老家的天然气安装完毕完工通气的当晚,母亲高兴地打来电话,一个劲儿地絮叨天然气的好处,言语间没有半点灶台被拆除后的失落感“用天然气的头几年,冬季家庭用壁挂炉取暖,费用还有补贴呢,几乎是白用……”手机里传来母亲欢快的笑声之后,母亲还特意让父亲发了个视频给我视频中的母亲满脸欢喜,原先黑乎乎的灶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崭新的燃气灶橱柜

  后来,冬天我回老家,无论走到哪家,室内都温暖如春采用壁挂炉供暖,不仅干净,而且安全以前,每年都有因烧炭取暖造成的煤气中毒事件,有的人甚至因此丢了性命因此,只要一到冬天的取暖季,我总会提前给老家打电话,千叮咛万嘱咐年迈的父母亲,一定要注意安全,还建议他们夜里干脆把煤炉子灭掉,冷点总比发生安全事故强得多如今用上了天然气,在外工作的我,再不用那样担心父母取暖的安全了

  走在大街上,欢乐成为流行的主旋律,幸福写满了每个人的脸低头瞅瞅村里的街道,干净而又整洁,几乎与城市的街道没有区别;抬头看看村外,蔚蓝的天空里白云朵朵是啊,没有了呛人烟气的侵扰,乡下的天空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温馨与祥和,已经成了新农村最真实的代言

  编辑|郭绪书

  

  (家庭百事通》2022/10 期刊架位号[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