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美活动 > 活动报道
阅读推广︱“2019世界名著与电影”9月推荐——《茶馆》线下讲座
发布时间:2019-09-26
  2019年922日上午,“2019世界名著电影9月推荐电影《茶馆》观影如期在金陵图书馆一楼视听室举行。下午2点,刘勃老师在金陵图书馆视听室给大家带来了电影《茶馆》的精彩解读。

  拿南方人的标准看,北京真是茶不行水也不行,但北京茶馆的兴旺,还真是南方人比不了的。这是因为老北京真有闲人。闲钱和闲工夫,还有“莫谈国事”的禁忌下,就得谈国事的快感还要加倍。

  茶馆第一幕为什么是神作?剧中人生活的讲究,浓缩着之前二百年聚集全国资源(“虽竭海内之正供,不足以赡”)才托出来的浮华。而他们中大多数人,对自己处身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却一无所知。看似絮絮叨叨的叙述,用的却是类似惊险剧情片常用的手法:重大危机即将到来,剧中人物不知道而观众都知道。所以极静之中又含着极动,笑浪戏谑蝇营狗苟掩盖住了冰山碎裂的声音,这一幕自然而然又暗示着之后五十年,后两幕再怎么写,也出不了这个范围。

  葬送三个时代?不存在的。对外面的人来说也许是三个时代,对茶馆中人,其实葬送的就是一个时代,后两幕都是这个时代徒劳无益的垂死挣扎罢了。

  第二个话题、《茶馆》是怎么写出来的?

  写《茶馆》之前的创作状态,很重要。

  写了那么多剧本,老舍那么大作家,就是想着各种配合,被各种要求改改改,像现在刚入行的小编剧,遇到了特别难搞的甲方。

  但写《茶馆》,却得了特许,建国后不好写就不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以写这部戏,老舍先生真有放飞自我的感觉。

  也不是老舍个人,整个人艺似乎都进入了这么一种状态。

  就好像《笑傲江湖》里面,秃笔翁遇到了令狐冲,交手老半天被独孤九剑堵得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最后令狐冲收手,秃笔翁往墙上龙飞凤舞狂写一通。

  这种长期压抑后的释放,想不发挥到极致也难。

 

  第三个话题:王利发是好人吗?

  王利发给人印象最深的,当然是他的精明。在精明的前提下,王老板是善良的,但可能损害自己利益的善行,王老板也是不做的。

  就是说,他八面玲珑而不至于坏,是个谈不上高尚的好人。他自己看得也明白。很难有哪个社会让所有人都幸福,而正常的社会里,王利发是容易比别人过得幸福一些的。反过来,王利发活不下去,普通人的日子多艰难可想而知。可是《茶馆》里这个社会,正是让王利发最终活不下去的社会。能活得开心永远成功的只有宋恩子、吴祥子,刘麻子唐铁嘴也风生水起机遇无限,这才是最恐怖绝望的地方。

  该片完整地保留下了舞台剧重要情节和精华,在艺术的各方面并不次于舞台剧,没有看过舞台上的《茶馆》的人看了影片也能欣赏到它美妙隽永的艺术。而且,影片把一些舞台上不容易强调的东西也举重若轻地强调了出来,给观众以比较深刻的印象。此外,影片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比方用了一些王利发的特写镜头把他的表情较突出地展示出来,让人物更加鲜明。

  总体而言,刘老师在分享前做了很多功课,对《茶馆》原作以及电影有着独特而又深刻的感悟,同时结合自己丰富的知识经验积累,分析的内容不只局限于电影,更多的延伸到原著、作者、社会等涉及面相当广,令人获益良多,值得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