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推广 > 新刊先睹
谷歌VR光场技术实验(2018/05/24)
发布时间:
  期刊架位号[8616]

    一直以来,人们相信VR(虚拟现实)可以让我们身临其境,足不出户就可游历大千世界。正因如此,我们创造了VR探险,人们只需戴上VR设备,五光十色或奇幻、或险峻、亦或是难以触及的精彩场面就可近在眼前。此后,谷歌进一步推出了“Jump”——一项实现360全景拍摄的完整VR录制系统。而VR180全新视频格式的推出,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即使对那些不熟悉VR技术的人来说,也能够用它轻松制作出VR内容,留住生活中每一个珍贵的瞬间。

  不过,想要创造出最真实的存在感,我们在VR中所呈现的景象就需要尽可能地近距离呈现,犹如你置身其中所看到的一切一样。当你真实地站在一个地方,只要头来回转动,整个世界就会回应你:光以不同方式从各个物体表面被折射出来,观众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为在VR中营造更加逼真的存在感,谷歌一直在进行“光场”(LightFields)技术实验。

  光场的本质

  光场是捕捉、线迹和渲染等一系列计算的组合。目前仍有许多部分有待完善,不过由于运动视差的产生以及超真实的纹理和光照,它们呈现的效果仍然能够给你一种极高品质的存在感。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光线的世界,无论来自太阳还是人造光源,光线在我们周围沿着每一个方向传播,形成一个连续的光场。简单来说,光场是整个三维空间内所有光线的总和,如果能将光线的传播过程记录下来,并且能在显示端还原,就是完整的光场技术。

  事实上,人眼对感知深度信息是非常敏感的,这包括双目视差、运动视差、遮挡和聚散度等几种方式。当人在自然状态下观察目标物体时,眼睛是在不断变焦的,并且能够通过前庭视反射消除画面切换时的抖动和模糊。

  而现在的一些电影中采用了120帧4K的拍摄手法,本以为可以满足人眼的要求,却忽略了投影的电影屏幕是一个固定焦距,迫使观众长时间将眼睛固定在一个焦距上而产生大量的不适感。可见,只有当我们能真正采集和显示完整的光场信息,才能创造真正的虚拟世界。

  而与全景视频相比,VR视频允许人们在视频里自由移动观看——提供场景中任意位置的360度自由视角。而全景视频是传统视频单一的观看视角,拍摄机位在哪儿,观看者就必须在哪儿。而如果是一部VR电影,那么传统的“镜头运动、场景切换”可能都将被取代,由观众来决定镜头位置。你可以把VR视频看成是“3D全景视频+自由移动”。

  为验证光场技术的市场潜力,谷歌推出了“欢迎来到光场”App——在HTCVIVE、OculusRift和Windows混合现实耳机上均可使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它具体是怎样操作的。

  捕捉和处理光场

  光场的特别之处在于,可以生动地呈现现实中捕捉的2D连续镜头,并形成VR体验,因为光场可以记录进入空间体量中的所有不同光线。同时,VR头显还可以支持定位追踪。

  这款相机设备仅需1分钟就能四周摆动,记录下70厘米范围内数以千计的对外视角,这些提供了2英尺宽直径的光线体量,同时决定了顶部空间的大小,一旦画面处于处理状态,用户就需要转动头显捕捉画面。从球体表面上的相机定点抽取光线,构建一种从球体内部向外看的独特视角,配合用户头部的转动。它们被排列好,压缩进一个定制的数据库中,由专业的绘制软件读取。目前谷歌已经将它应用于一项统一游戏引擎的插件中。

  光场记录世界

  我们选择了一些特别的地方试验光场记录相机。其中,最喜欢加州帕萨迪纳市的盖博住宅中,那些用上漆柚木和红木装潢的室内,威尼斯马赛克房子上光滑的陶瓷片和闪耀的镜子,西班牙格拉纳达山上的St.tephen教堂里画满太阳的彩色玻璃窗。最重要的是,在史密森学会航空航天博物馆和3D数字化办公室的帮助下,我们进入了NASA的发现号宇宙飞船内。他们提供给我们在人造卫星驾驶舱内宇航员的视角,这是之前从未对公众开放过的。此外,谷歌还记录了多种光场,并试验眼神交互如何能够应用在六自由度的物体空间内。

  “欢迎来到光场”试水

  在《欢迎来到光场》中,7分钟的导视体验,帮助用户学到更多关于这项技术和位置的知识。之后,他们可以在走廊上自由地探索空间。

  作为虚拟现实领域最具有变革性的新技术,光场同时提供双目视差、移动视差、选择性聚焦三方面的视觉信息,从传统的2D平面图像提升到了4D光场图像,极大地提升沉浸感和逼真度,模糊了虚拟和现实的边界。尽管只是处于实验阶段,但光场仍然达到了体验虚拟现实的新高度,希望“欢迎来到光场”得到大家的认可。目前这款App已经在SteamVR上推出。

  可是,光场技术从拍摄到重建,再到显示都需要从软硬件各方面的共同配合。而如何从冗余的光场信息中实现超分辨率光场成像,也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不过,现在我们由衷地为VR向更真实画面迈进了一步,感到无比兴奋。

  期刊架位号[4824]

  (摘自《中国民商》 2018/04   文:李雨蒙  )